《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象》

作者: 林芳玫  

出版社:女書文化  

出版年份:1999年

實體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90671

免費電子版: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1664961

【書評/文化研究】林芳玫《色情研究》(一)簡介和感想


 

簡介:

此書是作者秉持反色情的立場研究人們如何看待色情製品的學術書籍。

摘錄部分書中內容和觀點,並借題發揮,發表一些個人心得和評價。

每個章節長短不一,有的篇幅簡短不足百字,有的篇幅長達數千字。

 


 

整體感想:

作者秉持反色情的立場,基於女性主義和布希亞的擬象論,探討人如何談論色情、看待色情,以證常民論述和學術論述所形成的男性共謀。

作者的研究甚有原創性和本土性,書中引用的前人前人觀點和論據沒有佔據中心,多的是引用對家看法來反駁。譬如先介紹從言論自由立場替色情辯護,再批判自由主義在個人權力、中立原則、客觀性在概念上的偏失。

作者也從實證研究出發,以男性色情觀看者做對象,探討男性觀眾如何觀看色情;也以色情研究者為對象,探討其如何複製既有概念成為人云亦云的常民論述。

此書屬於學術研究的書籍,用語不難明白,易於理解,除了再現論和擬象論之外,並無多少艱澀的概念和理論(可能是因為我之前接觸過類似概念而不覺得難懂),對一般人的閱讀難度不高。

世紀末的書籍,其觀點在二十多年後的今日看來仍不陌生,而且富有啟發性。原因之一是身處父權社會,性別意識低落,可說是沒什麼進步可言,日常生活和知識體系充斥大量的男性論述,維持父權的性秩序和性統治。色情在日常生活的擴張,其影響顯而易見,色情氾濫的現象足見諸多反色情前輩論述的先見之明。

台灣1999年男性受訪者的性觀念跟二十多年後的香港男性差不多。現實訪談的男性言論跟男性聚集的網絡討論區如出一轍,雖然之前在一些社會學報告看過,還是覺得很可笑。

他們展現的男性中心的性觀念,既迂腐陳舊卻又佔據主流地位。男人對女人身體的指手畫腳,擅自定義女人的性高潮,還有極多的邏輯謬誤和錯誤的性觀念。

有的男性受訪者思想十分可怕,自信滿滿地展示偏差的性觀念,對強暴的看法是潛在強暴犯的程度、犯罪預備軍的級別,看到就想列入黑名單。

我閱讀過不少性論述,此書的觀點對我仍十分有啟發性,很有參考價值。除了法律和理論部分,我摘錄書中很有意思的觀點,整合如下,並就書中內容和作者觀點借題發揮,延伸討論或發表感想,包括多年觀察而來的見解。

 


 

目錄:

(一)簡介和感想

(二)色情的定義

(三)言論自由相關的部分

(四)色情研究的三個階段

(五)強暴迷思相關部分

(六)女性高潮迷思與男性性心理

(七)男性作為性客體視角的缺失

(八)男性觀眾的類型

(九)男性觀眾的解讀

(十)觀看視角與偷拍相關的部分

(十一)常見的色情辯護與反駁

(十二)部分作者的觀點

arrow
arrow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