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前言

長安在中國唐朝時是世界第一都會,既有偉大輝煌的東方文明的傳統和背景,又吸收異國文化和情調,為長安百姓的生活内容增添風采。[1]京都是日本仿照長安古都於一千多年前建造,宮殿寺院的建築和庭院的佈置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2]如今,長安和京都已非首都,長安失去了中國文化中心的地位,被北京取代;反觀京都仍然作爲日本文化的象徵,屹立不倒,每天到訪的旅客絡繹不絕。究其原因,京都重視保存傳統文化,善於包裝和推廣文化資源,達成可持續發展。以下本文將選取京都的陶瓷手工藝來説明手工藝作爲文化資源推廣當地旅游,以及為長安的文化推廣提出建議。
 

二、手工藝的定義

根據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所言,手工藝的基本定義是純人手製作和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機械輔助,技術層面包含材料、工具和加工。手工藝者通稱匠人,視乎匠人加工的技巧和熟練度,及其藝術設計,所製的成品有高下之分。技藝高超的匠人所製成的每一件工藝品都獨具匠心。[3]傳統手工藝是歷史上傳承百年或以上的手工業技術與工藝,也就是傳統工藝技術知識和實踐。[4]

文章標籤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ppines是透過主觀認知的快樂獲得的幸福。[1]在香港,歷經殖民統治,從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社會變化萬千,每一代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致。本文將以八九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文化分析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
 

隨著普及文化的興起,除了構成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之外,也塑造了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是是物質和表面的,聯繫著香港引以為傲的經濟成果。香港從七十年代起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上流傳著一種機會加上個人努力就能帶來成功的意識形態。[2]經濟環境帶來的處處機遇,大大增加向上流動的機會。出身草根階層的市民靠著個人的拼搏和努力名成利就,由此提升社會地位,是所謂成功和發達的香港故事。梅艷芳便是一例。梅艷芳出身貧苦,從四歲起到遊樂場賣唱,練就好歌藝,初出道一炮而紅,獲港人賞識。[3]從襤褸到金鏤,從一窮二白到大富大貴、名成利就的成功故事。由此可見,身份地位的提升、物質生活的改善,是香港人視為幸福的成果,而這種成果需要靠發奮向上的獅子山精神。
 

香港人羨慕的所謂的成功和發達,先決條件是卑微的出身,然而靠著個人的努力,加上社會上各種機遇,得到榮華富貴、錦衣玉白,受人景仰。物質和地位大大提升,是一個向上流動的優越感,不僅要「富」還要「貴」。物質生活的滿足、向上流動的滿足和自我實現的滿足,就是香港普羅大眾所謂的幸福生活。成功和發達就是個人通往幸福的道路,也合乎費爾巴哈(Feuerbach)的理論,滿足物質生活是最基本的幸福。[4]

文章標籤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楊坤原整合的文獻,創造力(Creativity)可視爲經由外在環境的刺激和人的内在特質交互產生新穎又有用的產品的處理歷程。[1]Robert Greens曾言,創造力是紀律(discipline)和童心(childlike spirit)的結合。可見他認爲培育創造力的兩大條件是,作爲外在環境因素的秩序,以及作爲個人内在特質的童心。
 

紀律是人的基本的行事準則,目的是使人民過有秩序的生活,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在現代工業化社會,紀律有助提升工作效率。70年代台灣工業化發展迅速便是有賴紀律的施行。[2]然而,伴隨紀律而來的是服從。若然違反紀律,須受到訓責或懲罰。久而久之,社會形成墨守成規和因循守舊的風氣,這種成爲一種社會規範,人民養成服從性人格,不敢挑戰常規。由此可見,紀律是阻礙創造力的最大因素。魏美惠認爲,習慣、傳統、教育的約束限制了創造力的產生。[3]中國儒家提倡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人民遵從紀律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服從權威,難以培養創造力。另一方面,紀律也可理解成創作的常規。這樣,紀律便成了也是產生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兩者是相依相随的關係。創造力從紀律而來,沒有紀律也就沒有突破和創新。換言之,要產生新的想法,便須以舊有的紀律來作爲基本的元素。創作者當下的突破局限於身處的時空背景。若從歷史進程來看,這些突破對後世而言已不再創新。例如,後世的戲劇借鑒莎士比亞的創作,現代觀衆回看莎士比亞作品的情節,可能早已厭倦類似的劇情發展。社會上出現固定的紀律,有識之士打破這些約束後,隨著時代演變,這些創新的概念成為明日黃花或巨人的肩膀,形成新的紀律。由此可見,紀律既是創造力發展的障礙,也是激發創造力的條件。
 

童心,是孩童般的精神。Dacey指出,0至3嵗是人類學習創造力的最重要階段。[4]Gardner認爲,孩提時期的重要他人是影響孩童創造力發展的關鍵角色。[5]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Márquez)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便是啟蒙於老祖母的講述的神話和巫術的故事,[6]是日後創作《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中光怪離奇的魔幻世界的靈感來源。由此可見,孩提時期是最能激發創造力的階段。孩童仍未受到傳統教育的約束和刻板印象所限,對世間萬事萬物產生好奇心,擁有旺盛的求知欲。基於好奇心驅使,也不知世途險惡和人性醜惡,孩童擁有無畏無懼的冒險精神。他們也喜歡提問和作抽象思考,富有挑戰精神。這些孩童的特質和創造力所需的個人内在特質不謀而合。[7]因此,成年人需要保持童心來激發創造力。

文章標籤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婚禮是人生大事之一。不但婚禮的程序繁複,而且婚禮服相當講究。自周代形成六禮,並賦予婚禮禮儀的意義,一直影響了千年以來的中國百姓。[1]直到清末民初時期,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普羅大眾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紛紛仿效西式婚禮,穿上白色婚紗。時至今日,中國的婚禮形式多變,多以中西合璧形式舉辦,既穿西方的婚紗,又穿中國傳統的紅色禮服。女性婚禮服又稱作嫁衣,款式比男性婚禮服多變。中西方的婚禮服風格截然不同,下文將透過傳統中式嫁衣和西式婚紗的對比,看中國人審美觀的轉變。
 

二、色調

中國人民接納視為婚禮禁忌之色的白色作為婚禮服的色調。傳統的婚禮服以紅色為主色調,新娘子「頭戴鳳冠,臉蓋紅蓋頭,身穿紅絹衣,外套繡花大紅袍,下身著紅裙、紅褲,穿紅緞繡花鞋」。[2]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幸福、吉祥、如意、喜慶的寓意,[3]非常受老百姓歡迎。國人逢年過節,在喜慶活動中出現紅色的佈置和物品,以求吉祥平安。此外,紅色的另一個象徵是能夠驅除惡魔,帶來幸運和喜氣,有助營造熱鬧的婚禮氣氛。婚禮中切忌出現白色,因為白色在中國象徵著悲痛,[4]常見於葬禮之上,所以婚禮上出現白色是不吉利的兆頭。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徵神聖、純潔,而白色的婚禮服也象徵著歡樂和喜悅,代表著新人忠貞不渝和必成眷屬。[5]在民國後,國人漸漸接受白色的婚禮服,衝破了中國傳統婚禮對白色的避忌,舉辦西式婚禮,新娘子穿上純白的婚禮服,延續至今。這反映紅色的傳統婚禮服逐漸不受國人的歡迎,以往紅色中式婚禮服的地位被西式白色婚禮服取代,成為新人們的次選。白色已不再是悲痛的象徵,而是借用了西方的文化象徵,變成了純潔的象徵,出現在婚禮上合理不過,帶來好意頭。

文章標籤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