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骨文

甲骨文的「祭」字形,變狀甚多,皆象「持酒肉而祭」。[1]然而,字形的構件所象為何,眾說紛紜。例如,祭其中一種甲骨文字形【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20256),右邊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象手,左邊【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和中間三點字形多有爭議。羅振玉認為【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象肉塊,中間的點形不一象酒,合在一起就是手持酒肉。葉玉森認為【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非象肉而象酒器,數小點象酒點,表示欹器灌酒,合起來象手持酒器灌酒。吳其昌認為數小點象「所祭之醬湆、脯醢、切肺、刌肝、折膱……等之末粒狀」。周法高認為點形象剖開即將獻祭的犧牲的血滴,【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象肉,左邊乃象手持滴著血的鮮肉。[2]縱使說法不一,但從字形可見,上古時代所祭之物有血、酒、肉。祭祀的本質是殺牲獻血,又稱「肉祭」或「血祭」。

甲骨文字形不盡相同,異體字多。祭的字形無論其變狀如何,肉形必在左,手形必在右。只有一片例外,【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乙五三一七)手形在左,而肉形在右。右手持肉乃因古人左手執爵右手取肺的固定習慣。《儀禮.鄉射禮》記載:「獲者南面坐,左執爵,祭脯醢。執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3]無論是何種犧牲,祭品多是小塊末粒。例如祭其中一個甲骨文【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表示右手摘絕左上肉塊的小塊末粒。[4]祭甲骨文的異體字還有【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新4029461)左上三點象血滴,左下象裝載血滴的器皿,右邊象手,表示將血滴入容器。

圖片一:示的字形演變圖[5]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祭的含有「示」的甲骨文,有作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甲二七〇〇)、【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前二·三八·二)等形。甲骨文的示字,許慎認爲示字從上,三垂象日月星。姚孝遂則認爲許慎之說僅從身處時代有限的文字資料去探求文字的形音義,根據後世考古資料發現,甲骨文的示字初作「【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繼而「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象神主而非日月星。[6]張亞初也認為從商周卜辭的示字形來看,示不從上,許慎的說法毫無說服力。[7]李學勤的《字源》解釋說,示、主本是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本象神主之形,【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是省略寫法,【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則是進一步省略的結果,【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是在上面加一短橫為飾筆,【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旁邊兩點可能為表示祭祀時塗抹在神主上的血液。後來示引申為表示天所呈現出來的某種徵象,向人垂示福禍。[8]甲骨文早期的祭字從又從肉,晚期追加示字,以表示祭祀神主之義。[9]

 

二、金文

 

「祭」甲骨文 字形[10]

「祭」 金文 字形[11]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祭的金文承襲甲骨文晚期的寫法【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保存甲骨文手持肉而祭的特徵,去掉數小點,【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化為近似月形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象「肉」,保留「【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金文有不從「【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而改從「攴」者,如【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義楚耑)。[12]張亞初認為,古文字中偏旁的「攴」與「【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常通用。[13]【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成必要組件,置在底部或左旁,象祭祀時所供奉的神主。[14]。如「【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的「示」形置於底部,「【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中山王【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壺)的「示」放在左旁。【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表示將肉直接放在祭臺上,獻給神主。[15]【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下邊的左右兩豎固定成「示」形,是由甲骨文的數小點演化,如【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中間三點。後加的「示」字旁,實為「祭」字之義符。[16]金文去掉數小點,表示甲骨文時期的祭品有酒肉,後期無酒;或一解釋是初期的用人、牛、羊等血淋淋的生肉作祭品,後來則是不帶血水的熟肉,故省略點形。[17]總而言之,金文的祭可分為三部分,分別為:「肉」、「示」、「又」,而三個構件所在的位置不一。

「祭」甲骨文 字形[18]

「祭」 金文 字形[19]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金文形體結構尚未定型,祭也有異體字。譬如,從甲骨文【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獻血祭神之義,楊樹達認爲【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也為祭。半圓形為器具,中間一點為血,下面為祭臺,象盛有鮮血的器具放置在祭臺上,表示「薦血於神前」。[20]此異體字有別於「肉丶又丶示」三部件的字形,僅有上「血」下「示」兩個部件,沒有「肉」形。

 

三、楚系簡帛

 

「祭」楚帛 字形(包2.237)[21]

「祭」金文 字形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圖片二:祭的字形演變[22]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祭的戰國楚帛字形跟金文同為三個構件,位置相若。左上的肉形,金文的筆勢彎曲,弧度高,近似月形,末端的兩撇長度相差不大;而楚帛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筆勢較銳利,上面一撇比下面一撇短小,到第二捺的接合處而止。右上象手,金文從「【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而楚帛從「攴」,是兩者字形最大的差異。根據李學勤的字源演變圖,從「攴」的祭字是從春期時期開始出現,原因是古文字的「攴」、「又」、「殳」用作表意偏旁時常可互換。[23]下面的「示」形,金文承繼甲骨文象神主之形,連接上面長短不一兩橫的一竪直立而堅實,左右兩旁的一撇一捺長度相若。而楚帛上面兩橫向上傾斜,在最長的一橫垂下彎曲的三劃,長度相差不大,中間一劃連接上面一橫。兩者「示」形的筆劃一樣,其筆勢凸顯兩種字形的不同特色,金文趨向均衡整齊,楚帛線條粗而扁平。[24]

 

四、篆書

 

「祭」楚帛 字形

「祭」金文 字形

「祭」篆書 (小篆) 字形[25]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圖片三:月、肉偏旁形混例[26]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秦系文字大篆承襲了西周金文的傳統和特點演進。篆是以秦朝大篆為基礎的官方文字,秦國統一六國後通行全國。《說文解字》中的祭是小篆,曰:「從示,以手持肉。」以肉形、手形、示形三部分象形獨特字組成。[27]「月」表示肉,「又」表示手,「示」表示表示神主之意。祭上半部的「月」和「又」表示以手持肉,加上「示」即是手持肉以奉神主。祭的小篆的肉形近似月,不從簡帛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而從金文的「月」。王慎行認為,「月」與「肉」的小篆字形筆勢幾近,難以分辨,其形混而通用。[28]小篆的手形承襲自金文中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字形變化不大,所佔的面積縮小到置於右上的一角,綫條更加纖細。小篆不從「攴」,《説文》把攴作小擊之意,而非象手。[29]小篆的示形更加規範,上面兩橫拉直,上長下短,左右兩旁撇捺長度相若。可見,小篆祭的字形結構與金文大同,更加線條化,定型了祭的文字結構。

 

五、隸書

 

「祭」楚帛 字形

「祭」篆書 (小篆) 字形

「祭」秦隸 字形[30]

「祭」漢隸 字形[31]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秦漢之際的隸書,筆劃平直,把秦的篆書易圓為方,隸變的特徵是平直方正。[32]祭的小篆的筆勢弧筆圓折,隸變後為直筆方折,拉直均衡的曲綫。[33]祭的秦隸,肉形不從小篆的「月」形,而從楚帛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手形也從楚帛的「攴」,示形下面的三竪保留了楚帛彎曲的特徵。可見秦隸的祭字是承襲楚帛而非篆書的字形。漢隸的祭字,肉形從「【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手形從【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簡化成「又」。示形上面兩橫一長一短,整齊劃一,下面三畫分別成左撇、右頓點、中豎鉤。可見,漢隸筆劃比起秦隸更加省簡。漢隸的祭字承襲自小篆,並改彎變直,成爲今天所用楷書的字形的雛形。現代文字基本沿襲漢代祭字的寫法,只是把「又」改為橫撇沒有穿過捺,停在交叉點上的「【中國文字】試析「祭」的字形通釋」。

谷衍奎總結祭的字形演變:祭的異寫現象在秦未統一文字前非常普遍,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祭,從此規範正確字形。[34]

 


 

註釋

[1] 潘玉坤主編:《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頁34。

[2] 同上,頁33-34。

[3] [漢]鄭玄注:《儀禮鄭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卷五,頁30。

[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1999年),頁124。

[5] 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3。

[6] 姚孝遂:《精校本許慎與說文解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頁108-109。

[7] 張亞初:《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2014年),頁34。

[8] 李學勤編:《字源》,頁3。

[9] 同上,頁7。

[10] 字形編號:20256,出自殷墟。潘玉坤主編:《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一冊)》,頁33。

[11] 出自西周史喜鼎,漢達文庫:2473。人文電算研究中心:《漢語多功能字庫》,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5月13日,網址: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E7%A5%AD。

[12] 潘玉坤主編:《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一冊)》,頁34。

[13] 張亞初:《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證》,頁58。

[14]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頁648-649。

[15] 翟惠林編:《基礎漢字形音義說解》(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298。

[16] 王宏源:《字裏乾坤 : 漢字形體源流》(臺北:文津,1997年),頁282。

[17]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 北京: 中華書局,2007年),頁85。

[18] 潘玉坤主編:《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一冊)》,頁33。

[19] 同上,頁34。

[20] 同上。

[21]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5月13日,網址: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har?fontcode=51.E193。

[22] 李學勤編:《字源》,頁7。

[23] 同上。

[24] 劉聿鑫:《漢字的演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頁36、42。

[25] 商承祚:《石刻篆文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6年),頁11。

[26]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頁57。

[27] 陳政:《趣談漢字由來 : 詳說四百多個常用漢字之由來》(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頁156。

[28] 詳情可參閲圖片三:月、肉偏旁形混例。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頁56。

[29] 黃德寬:《古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頁111。

[30] 劉鈺:《秦文字類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97。

[31] 陳政:《字源談趣》(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257。

[32] 黃德寬:《古文字學》,頁91。

[33] 熊國英:《中國象形字大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260。

[34]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頁648-649。

 


 

引用書目

 

(一)專著

  1. [漢]鄭玄注:《儀禮鄭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2. 王宏源:《字裏乾坤 : 漢字形體源流》。臺北:文津,1997年。
  3.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1999年。
  5. 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6.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7. 姚孝遂:《精校本許慎與說文解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
  8. 陳政:《字源談趣》。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9. 陳政:《趣談漢字由來 : 詳說四百多個常用漢字之由來》。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10. 商承祚:《石刻篆文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6年。
  11. 張亞初:《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2014年。
  12. 黃德寬:《古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3. 翟惠林編:《基礎漢字形音義說解》。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
  14. 熊國英:《中國象形字大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15.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 北京: 中華書局,2007年。
  16. 潘玉坤主編:《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 劉聿鑫:《漢字的演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
  18. 劉鈺:《秦文字類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二)網上資料庫

  1.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漢語多功能字庫》,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2月28日,網址: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2.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5月13日,網址: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2023年9月24日評

修讀這個課程期間,我的精神健康和情緒狀態很糟糕,甚至一度不負責任地逃避度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以致延誤甚久,報告逾期多日。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別人造成麻煩和困擾,難辭其咎,感到十分愧疚和抱歉。

arrow
arrow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