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論

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Oedipus the King)是著名的希臘悲劇。故事講述懾比城(Thebes)發生瘟疫,國王伊底帕斯(Oedipus)在追查兇手期間發現自己弒父娶母的真相而被放逐。縱使這戲劇創作的年代久遠,其時代背景和價值觀與現代不盡相同,但經典的藝術作品能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超脫時空限制,其寓意放在現代也適用。戲劇隨著時代的地域的演變而有不同的發展。為了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便得撇除正統的希臘悲劇舞台風格。該戲劇以現今香港的時空背景先行試演,為配合香港人的口味,獲得大眾的關注,其流行性也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

因為香港人部分的身份認同建構在香港的流行文化中,其中廣東話更是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準則之一。因此,這改編戲劇有這三種面向:本土元素(廣東話),大眾向(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啟發性(思考當前的社會問題)。以下將講述《伊底帕斯王》的現今意義,所採用的戲劇舞台設置,以及挑選演員的準則。
 

二、《伊底帕斯王》的現今意義

伊底帕斯的悲劇源自他的性格,以及他自由的選擇。伊底帕斯的悲劇不在他的身世和經歷,因為他弒父娶母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是戲劇的背景,無法改變。他鍥而不捨追查真相,不聽祭司和妻子的勸告,意氣用事,堅持查個水落石出,而這真相非他所願,招致悲劇的發生。在這悲劇中,我們可以思考三方面:查找真相的過程、真相的殘酷、如何面對殘酷的真相。

伊底帕斯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一來,他可以私下查明真相,不必地公開找出真相的過程,令事情沒有轉彎的餘地。即使後來他得知真相,大可把身世當作一生的秘密,不必沒有顏面面對子民。二來,他有很多機會能夠放棄尋找真相,在得知養父逝世的消息後就此作罷說不定能走向不同的命途。

放眼現在,我們被教育要堅持找出真相,追求真理。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真相可能未必如我們所願,可能為我們帶來災禍或者悲慘的下場,我們還能堅持查找真相嗎?由於真相的不確定性和害怕真相降臨的悲劇,有些人乾脆捂著耳朵和眼睛,連尋找的念頭也沒有,不敢接觸真相。無知能減免我們的罪惡感,使我們還能站在道德高地上。就像伊底帕斯一樣,他弒父娶母是在全然無知的情況發生的。我們還能安慰自己,因無知所犯下的罪業不算是我們道德上的缺失。

一旦我們觸及真相的殘酷,便更加猶豫。很多人在追查真相期間涉及社會的黑暗面,或者危害自身時,選擇掩蓋真相。華人社會更是如此,俗語有云:家醜不得外傳。歷史上有許多未能查明真相的懸案,民國時期有阮玲玉之死,最近的浮屍自殺事件,都有著許多疑點。我們都期望有一天能水落石出,但是有些人正正懼怕發生如同伊底帕斯王這種巨大的悲劇一樣,不願說出真相。

殘酷的真相直擊我們的心靈和信仰,令我們長久以來認定的定律和價值觀毀於一旦。在個人方面,因為脆弱的心靈,使我們不敢面對真相;在社會方面,真相可以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社會動盪,經濟損失,乃至挑戰政權的正當性。因此有人摧毀真相,掩蓋真相。這些人跟伊底帕斯相反,他們害怕真相,欲蓋彌彰;普羅大眾希望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但事實上是否如此呢?現在香港社會的種種謎團,能有昭然若揭的一天嗎?

殘酷的真相也可體現在日常生活上。假如我們是祭司這種明知真相會帶來悲慘的下場的人,還會說出真相嗎?這樣好比現實生活,我們是否需要說善良的謊言?假若得知朋友的妻子紅杏出牆,即使知道這會破壞人家婚姻家庭幸福,是否應該出於道義,主動告訴朋友這個事實呢?這種現實中兩難的選擇,也是戲劇帶給我們的省思。
 

三、舞台設置

儘管《伊底帕斯王》是希臘悲劇,但為配合現代的需要,將改為自然主義的現代風格。為了表達真實性,服飾和燈光盡量貼近現實。這戲劇發生在一日之內,以燈光顯示時間的流逝,用漸變的橙色表達朝早和黃昏,用天藍色表達中午等等。希臘服飾盡可能逼真和準確,符合當時的剪裁。不需要面具。因為現代人習慣觀賞真人露臉演出,戴上面具來扮演人物既不真實,也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

戲劇的舞台應該設置一塊繪畫希臘皇宮的佈景板,令觀眾明白到這是發生在希臘的故事,而不是現代香港,令觀眾能抽離自己的政治立場來欣賞戲劇。基於香港當前的局勢,社會撕裂,各有主張,要避免太過政治化。當觀眾有預設的立場就如同帶上有色眼鏡,不能專注在戲劇本身的含義上,反而想在創作中尋找肯定自己價值觀的情節,進而曲解創作,甚至因為創作不符合自己的主張,放棄了解和思考戲劇的含義。

在角色和觀眾之間的關係上,觀眾的身份跟詠唱隊一樣是無力阻止悲劇的旁觀者,不同的是觀眾對角色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觀眾跟角色之間的情感並不疏離。這戲劇要觀眾感到自己參與其中。這樣觀眾才能理解和設身處地考慮各個角色的處境和立場,具有同理心,引發他們的思考。一方面他們同情和憐憫角色,另一方面他們理解角色行動的目的,而且代入角色,產生如果我是這角色自己也會這樣做的感受。

角色的動作不需要太過誇張,要符合角色的身份。伊底帕斯治國多年,開場的姿勢跟動作具有國王的氣派,和後來他跟祭司爭吵是有失風度的表現有個鮮明對比。由此帶出伊底帕斯何等擔憂國家和執著查明兇手的決心。伊底帕斯站皇宮佈景板中央開誠佈公,表示國王站在舞台中央面對觀眾發表講話。伊底帕斯與其他角色之間站立的距離,來凸顯身份的階級和人物之間的親疏之別。例如,祭司站在國王的遠處說話;而國王跟皇后站在一起對話。

音樂伴隨著節奏時而變動,整體的調子是悲傷和沉重的,但在中途輕鬆時帶點歡快。戲劇的節奏跟從原本的劇本。一開始飛來橫禍,克瑞翁傳來的神諭,祭司和伊底帕斯之間的對話,都是快節奏的。一方面展示了刻不容緩的緊張氣氛,另一方面表現伊底帕斯心牽全國人民的生命、愛民如子的性格。同時,戲劇的開頭快節奏也符合香港人的觀影習慣,令觀眾快速進入戲劇的世界。在中途該放鬆的時候放鬆,伊底帕斯收到養父逝世的消息,鬆了一口氣。這時戲劇的氛圍也是緩慢和舒適,帶點喜悅的,也令觀眾放鬆情緒,更能感受後面命運追趕的急迫氛圍。當伊底帕斯不聽妻子的勸告,招來牧羊人對質的時候,節奏越來越快速,在最尾高潮前最為激烈,預示著悲劇的到來。在使者講述悲劇發生的那瞬間,皇后自殺,伊底帕斯自毀雙目時,緊迫的節奏好像停頓了一樣,以此宣示悲劇的到來,再隨著緩慢的節奏迎向結局。
 

四、挑選演員的準則

基於本土市場的考慮,選擇使用廣東話的演員。

伊底帕斯既是一個公平、正直、善良的國王,也是一個意氣用事、固執、傲慢、脾氣暴躁的中年人。他被描述為聰明和勇敢的人,這種不完美的英雄,演員必須要掌握到伊底帕斯因自己的性格而得益,也因自己的性格而導致悲劇,一體兩面的特質需要拿捏得當。

克瑞翁(Creon)面對冤屈雖然感到氣憤,但會跟伊底帕斯理論,說之以理,並寬恕放逐自己的人,是個忠厚、大度、有氣量的人。飾演他的演員要有剛正的氣魄,年齡接近半百。

特伊西亞斯(Tiresias)是一位先知、祭司,年老卻充滿智慧,眼盲心不盲,是劇中最清醒的角色。演員必須是一位老人,散發著睿智的氣質。

伊俄卡斯忒(Jocasta)伊俄卡斯忒既是伊底帕斯的母親,也是他的妻子。身為母親的她,只因預言便拋棄剛出生的兒子。在丈夫和兒子之間,她選擇了丈夫,也就造成這悲劇。對待兒子,她心狠手辣,對於丈夫,卻溫柔婉約,好言相勸,不加阻撓。演員需擅長飾演兼具溫婉可人和心狠手辣的角色。

 


參考資料

書籍
[希]索發克里斯著,胡耀恆、胡宗文譯注:《伊底帕斯王》。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2023年7月3日評

這份功課不是常見的論文寫作,對戲劇製作近乎毫無認識,初時一頭霧水,手足無措,硬著頭皮完成,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東西。

此文寫於敏感時期,現今意義呼應社會時事,現在內容稍作修改。

arrow
arrow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