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ines是透過主觀認知的快樂獲得的幸福。[1]在香港,歷經殖民統治,從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社會變化萬千,每一代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致。本文將以八九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文化分析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
 

隨著普及文化的興起,除了構成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之外,也塑造了香港人對幸福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是是物質和表面的,聯繫著香港引以為傲的經濟成果。香港從七十年代起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上流傳著一種機會加上個人努力就能帶來成功的意識形態。[2]經濟環境帶來的處處機遇,大大增加向上流動的機會。出身草根階層的市民靠著個人的拼搏和努力名成利就,由此提升社會地位,是所謂成功和發達的香港故事。梅艷芳便是一例。梅艷芳出身貧苦,從四歲起到遊樂場賣唱,練就好歌藝,初出道一炮而紅,獲港人賞識。[3]從襤褸到金鏤,從一窮二白到大富大貴、名成利就的成功故事。由此可見,身份地位的提升、物質生活的改善,是香港人視為幸福的成果,而這種成果需要靠發奮向上的獅子山精神。
 

香港人羨慕的所謂的成功和發達,先決條件是卑微的出身,然而靠著個人的努力,加上社會上各種機遇,得到榮華富貴、錦衣玉白,受人景仰。物質和地位大大提升,是一個向上流動的優越感,不僅要「富」還要「貴」。物質生活的滿足、向上流動的滿足和自我實現的滿足,就是香港普羅大眾所謂的幸福生活。成功和發達就是個人通往幸福的道路,也合乎費爾巴哈(Feuerbach)的理論,滿足物質生活是最基本的幸福。[4]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飛上枝頭變鳳凰。許冠傑的《浪子心聲》歌詞「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是香港人自我安慰的寫照。雖然每個人都嚮往向上流動的機會,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或者自我能力所限,未能發達。這個時候,港人便以上天,或曰之命運,來解釋當前遭遇,為何仍沒有發達的原因。港人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所謂天注定,是人本身的能力所限,也可引申為命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成功或發達,同時結合起來,由於人的才能所限所以一生不會發達。這種十分消極的想法,但是七分靠打拼,人定勝天,同時,保持希望,懷有希望,希望自己總有一天發達。
 

總括而言,港人一方面嚮往的幸福生活是從平民階層晉升到富貴階層,成功是通往幸福的路徑,另一方面保持樂觀心態,充滿希望,總有發達的機會。

 


註釋

[1] 龍運杰:〈當代國外幸福理論研究進展〉載《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卷2期),頁42。

[2] 呂大樂:《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有限公司,1997年),頁40。

[3] 黃湛森:《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香港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頁138。

[4] 羅德清、陸雪飛:〈略論費爾巴哈的《幸福論》〉載《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2卷2期 ),頁13。

 


引用書目

專書
1. 呂大樂:《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有限公司,1997年。頁40

學位論文
1. 黃湛森:《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香港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學術期刊
1. 龍運杰:〈當代國外幸福理論研究進展〉載《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卷2期),頁42-48。
2. 羅德清、陸雪飛:〈略論費爾巴哈的《幸福論》〉載《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2卷2期 ),頁13-15。

 


2023年7月11日評

這份功課跟上一篇文同樣倉促,沒找過什麼資料,只道出個人看法,花了數小時完成,因此作品質素相當差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蒸餾水 的頭像
    奶茶蒸餾水

    奶茶蒸餾水的部落格

    奶茶蒸餾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