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出展廳3,橫過南中庭階梯,到達展廳5:「器惟求新 — 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官方簡介:
「現代中文所用的「設計」一詞雖於十九世紀末才為人廣泛應用,但中國匠人構思及創作器物的傳統已可上溯至數千年前。這些古代設計蘊含對創新的執着、對物料的實驗精神,或是對用家體驗的考慮,與當代設計思潮契合。是次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一百餘件工藝瑰寶,以設計、製作及使用三個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展覽亦會與香港的優秀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這樣展廳同樣展出一些明清時期的工藝品,在設計意念上,有著比較多樣的變化。
一進門口就是介紹中國工藝的思想源流,重點介紹兩本影響巨大的著作。中國設計原點的《易經》,有先民對於工藝設計的思考。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是中國工藝技術的開山文獻,也是世界首部工藝專著。
上方的商代晚期的高規格的盛酒禮器。下方的青銅器本是商代遺存,器身為清代仿配製。
官方簡介:「瓶身紅、白、藍三色相間,設計簡約而富動感。此瓶製作工序繁複,瓶身先以白色玻璃吹製,加上紅、藍兩色的玻璃條旋轉成紋,之後以磨刻玉石的方式打磨瓶身;口部和底部則以套玻璃技法,添加碧綠色玻璃作裝飾。此種獨特而高超的吹製玻璃技術,唯有雲集天下最優秀工匠與物料的造辦處才能製成。」
這個展品是展覽中最富現代感、最時尚的設計。旁邊的遊客覺得十分摩登,不像是清朝時期的設計。
中間穿過一道刻滿白色漢字的大門。我們走得累了,隨便拍拍照片。我整理圖片和寫文章也累了。以下部分展品不作說明,一筆帶過。
左:雍正款桃式水丞
雍正款開光花鳥圖渣斗
官方簡介:「套玻璃是以兩種顏色或以上的玻璃製作而成。工匠在成形的玻璃胎上滿套另一種顏色的玻璃,之後再進行雕琢、打磨等工序。例如此器於黃色玻璃上套上紅色玻璃,再形成一幅夏日荷塘圖景。」
照片拍得很模糊,實物很晶瑩剔透,現場燈光效果下幽幽發亮。
不知是否手機快沒電,有的照片對不了焦,拍出來的圖片都很模糊。右邊的大概是大白菜造型的筆筒。
乾隆款花蝶紋執壺
黑底金色襯托得好漂亮,繪上本是黃金色的菊花圖案,更添美感。
這雕刻工藝太厲害了,紋理細膩精緻,盡顯象牙雕刻的繁瑣奢華之美。筆筒的小鳥和龍鳳圖樣的黑色小眼睛顯得十分可愛。
左下:異獸形觥式壺
右上:龍鳳紋雞心佩
右下:乾隆帝御製題攜琴訪友圖山子
多層象牙球
圖片看不出來,這些象牙球使用鏤雕技術,從外到內一層套一層可以轉動的球體,工藝之精緻令人嘆為觀止。
這圖拍得不怎麼樣,從鳥瞰視角看的構圖比較漂亮。
柿子式盒
此盒運用文竹工藝,盒身錦紋裝飾整齊劃一,十分精細。
蓮托八吉祥紋攢盒
勾蓮紋葫蘆式溫壺
雲蝠纏枝蓮紋雙連圓盒
這個盒的主體是黃盒,綠盒是被融合的客體。比較喜歡綠白色的搭配,更突出白色的潔淨。
又一座富麗堂皇的擺設,快要看膩了。
官方簡介:「此鞋為清代后妃穿用。木質高鞋跟跟外包有棉布,米色鞋面飾有蝙蝠、盤腸結、荷花、和如意雲紋。這些紋飾均寓意吉祥,盤腸結更是佛門八寶之一,象徵事物生生不息、綿延不絕。與今天的高跟鞋一樣,高底鞋除了使穿者看起來更顯得高䠷之外,由於鞋子底部厚而面積小,穿鞋者走路必須慢且穩當,顯出女性的婀娜多姿、端莊秀美。」
清朝時期的漢族女性纏足之風尤盛,禁之不絕。雖然滿族女性不纏足,但大多穿這種高底鞋。清朝的纏足、高底鞋,現代的高跟鞋,一樣都是限制女性自由活動的手段,減少移動的速度和範圍,從根本上弱化女性並視之為美。女性的示弱之姿,看起來很好欺負容易掌握,就是所謂的男凝審美的準則之一。官方的文字描述充斥了這種男性凝視。想想看,男性穿著高跟鞋搖搖欲墜、走路緩慢的樣子,能吸引到追求陽剛男的異女嗎?
在我看來,男性才需要穿高跟鞋。對男人而言,高跟鞋有效改善他們的高度焦慮,使得矮男有了輕鬆增高的方法,更符合父權男性標準。對女人而言,高跟鞋妨礙了男性的行動能力,跑得快容易摔倒,增加了男性犯罪的成本,不敢公然追逐、跟踪女人。
金鶴式香薰一對
這座雕塑很巨型,現場又很多人,塗不掉全部路人。
乾隆款四輪長方香車
寶車的輪子造型很精美,四輪甚至可以轉動,特別拍了下來。
上面的展品是不同完成度的掐絲琺瑯工藝品,現場看顏色很鮮豔漂亮。
這個展區有一處多媒體空間,播放多個當代設計師的訪問,介紹他們的設計理念。他們的共同點是受到中國藝術設計的影響,靈感來源出自什麼中國藝術,從中吸收了什麼,啟發了什麼,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
這個地方可以稍作休息,真是太累了。
出了這個展廳了,這一層還有一個觀景台,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的景色。有許多人在此拍照留念,佔不了好位置拍到完整的美景。
從灰雲中射出的光芒奪目耀眼,猶如從天而降的聖光。如果夜晚觀看,相信這裡的景色會更漂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