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婚禮是人生大事之一。不但婚禮的程序繁複,而且婚禮服相當講究。自周代形成六禮,並賦予婚禮禮儀的意義,一直影響了千年以來的中國百姓。[1]直到清末民初時期,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普羅大眾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紛紛仿效西式婚禮,穿上白色婚紗。時至今日,中國的婚禮形式多變,多以中西合璧形式舉辦,既穿西方的婚紗,又穿中國傳統的紅色禮服。女性婚禮服又稱作嫁衣,款式比男性婚禮服多變。中西方的婚禮服風格截然不同,下文將透過傳統中式嫁衣和西式婚紗的對比,看中國人審美觀的轉變。
二、色調
中國人民接納視為婚禮禁忌之色的白色作為婚禮服的色調。傳統的婚禮服以紅色為主色調,新娘子「頭戴鳳冠,臉蓋紅蓋頭,身穿紅絹衣,外套繡花大紅袍,下身著紅裙、紅褲,穿紅緞繡花鞋」。[2]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幸福、吉祥、如意、喜慶的寓意,[3]非常受老百姓歡迎。國人逢年過節,在喜慶活動中出現紅色的佈置和物品,以求吉祥平安。此外,紅色的另一個象徵是能夠驅除惡魔,帶來幸運和喜氣,有助營造熱鬧的婚禮氣氛。婚禮中切忌出現白色,因為白色在中國象徵著悲痛,[4]常見於葬禮之上,所以婚禮上出現白色是不吉利的兆頭。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徵神聖、純潔,而白色的婚禮服也象徵著歡樂和喜悅,代表著新人忠貞不渝和必成眷屬。[5]在民國後,國人漸漸接受白色的婚禮服,衝破了中國傳統婚禮對白色的避忌,舉辦西式婚禮,新娘子穿上純白的婚禮服,延續至今。這反映紅色的傳統婚禮服逐漸不受國人的歡迎,以往紅色中式婚禮服的地位被西式白色婚禮服取代,成為新人們的次選。白色已不再是悲痛的象徵,而是借用了西方的文化象徵,變成了純潔的象徵,出現在婚禮上合理不過,帶來好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