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環境的兩性不平等強化男德觀:
不滿父權社會對於兩性的雙重標準,生活在不平等的社會,一方面要求男性貞潔,另一方面厭惡父權男,尤其討厭顯露出有毒男子氣概的霸道強勢男角。於是看處男文來平衡心理,或者實行同態復仇來平息怒火。
「嘿嘿我現在也是,網上那些男的怎麼要求女的,我就怎麼要求男的,看太多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評價,只會讓我越來越討厭男性」
「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其中包括很多男的對處女的看法,我看的時候也沒覺得是要求自己的,而是自動轉換為對異性的要求。」
社會環境的兩性不平等強化男德觀:
「嘿嘿我現在也是,網上那些男的怎麼要求女的,我就怎麼要求男的,看太多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評價,只會讓我越來越討厭男性」
「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其中包括很多男的對處女的看法,我看的時候也沒覺得是要求自己的,而是自動轉換為對異性的要求。」
「我看的第一部小說是男女主都是初吻的校園文,導致我後來高度潔癖,以前男主初吻那樣的文很多,一抓一大把,後來不知何時那樣的文沒了,然後看到各種雷,傷心之餘找到了這個吧,從此我的人生圓滿了」
「是天生的,一開始是看漫畫浪漫傳說入的乙女坑,男主都默認潔,後來開始看小說,而且最先看的貌似就是大女主np文那一類,男主都潔而且女主超強,但那個時候我也沒有太在意潔不潔,後來腦癱了去看了那什麼蝕骨危情,從此變成堅定的女主控,虐男控,女主潔不潔都行,不潔更好,不過後來淨網了,沒什麼np文了,就變成了處男控」
「我是一直都很幸運,追小說的時候很多人推薦的都是男女主雙處一起虐渣的文,然後突然有一天看了一篇讓人很噁心的霸道總裁種馬文,噁心到好幾天沒睡好覺,猛然間意識到,我接受不了男非處」
「不知道,只知道剛開始看文的時候,看見男的不是處,就自動棄文,後來知道處男控了,我才知道我是處男控」
「以前不知道處男控的時候就覺得男主非處很噁心,不過好多年前的言情小說男主沒幾個不渣,就忍著看了,後來發現處男控吧才知道自己原來是處男控…然後在奔向高潔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自打有兩性意識起就對處男有一種執念....」
朋友談論起流行文化中怦然心動的戀愛情節。我覺得所謂心動、戀愛感、粉紅泡泡是很莫名其妙的東西。
雖說我看過不少有異性戀關係的色情或愛情韓漫,但平時閱讀狀態沒什麼情緒波動。我看的是文本中的性別政治、兩性權力關係,順便鑑別處男,幫她人排雷,還有留意評論區的風氣。
仔細思考一下,這些漫畫之中,我覺得心動的場景只有三次:
一、男人跪地低頭,懇求女人幫他戴上頸圈,維持女主男從的關係。
二、男人四肢著地扮狗,口叼著手袋爬到女人跟前。
社工看法:
「筆者輔導曾有風化行為的男士多年,卻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且叫延遲的悔意吧。被捕後,他們流露真切後悔,並為使家人擔心難過而感到很內疚,甚至肯付出一切作補償。然而,他們回憶犯事當刻,心中彷似毫無悔恨,卻充塞著刺激和誘惑。」
「持久深入的改變,須要植根於個人的信念系統,而對人性及兩性的核心信念,往往與男人的家庭成長經驗息息相關。」
男性中心的色情文化佔據了現代男性的成長經歷,傳播父權性意識形態:男人好色是正常,男性性衝動是不可控制,男的一碰到性就失去自制力,男性的性慾必須要滿足否則就會侵犯女性等等。
這些偏差性觀念和強暴迷思使得男性沒有管制自己性慾的意識,不會性壓抑,反而傾向性放縱。不但把女性視為可掠奪的性資源,在日常遇到性侵犯機會時,更成了合理化性犯罪的藉口,放任一切偷拍、非禮、性侵犯的行動。
以壓力大為藉口:「在2~3年前,因為當時在工作上面對將會被裁的壓力,自己開始嘗試去偷拍別人的容貌、步姿、背影等」
色情影片越看越重口味:「最初只是觀看一些男與女性交的影片,後來接觸到一些關於『痴漢』的影片。這些影片的內容主要是一個或幾個男人在巴士或地鐵裡非禮一些女子,甚至會和她們發生性行為。」
改變原因是被抓到、即沒被捕會繼續性侵犯:「作為一個犯案被捕的人, 自己心感後悔, 經常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呢」